【南方都市報】過量運動后腸道“搬家”,巨大膈疝致小腸、闌尾擠癟右肺
從4月開始,為了減小腹部的林先生開始有計劃的鍛煉腹肌。不想很快就出現了腹脹、腹痛并胸悶氣短。體檢結果更是令人驚訝:他的小腸、大腸、闌尾等臟器透過巨大的膈疝,被吸進了胸腔,擠癟了右肺。
回顧其發(fā)病原因,極大可能是運動不當導致的膈肌破裂,進而形成了罕見、巨大的膈疝。“任何健身都不要太劇烈,出現腹部疼痛時要及時就醫(yī)排查”,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胃腸外科三科暨疝與腹壁外科診療中心副主任醫(yī)師譚進富表示道。
?
手術團隊在為患者進行腸道大挪移,將吸進胸腔的大腸、小腸、闌尾等依次放回腹腔。
?
胸腹間膈肌破了個拳頭大洞
腹腔臟器被吸進胸腔
在人體的胸腔和腹腔之間,有一道膜狀肌肉即膈肌將胸腹腔分開,膈肌收縮時胸腔擴大,松弛時胸腔縮小。以前,膈被稱之為隔膜或者橫膈膜,它是呼吸的重要參與者。膈肌平素非常強大,但外力、外傷或者先天性的因素,會讓膈肌出現裂口形成比較罕見的膈疝。
“林先生的情況就是因為膈肌出現了一個成人拳頭大小的破口。因為胸腔的壓力為負壓,腹腔壓力增大時,腹腔內臟器就會緩慢的擠壓到胸腔”。譚進富告訴南都記者,林先生每年體檢都沒有發(fā)現問題,說明膈肌并沒有先天性問題。劇烈運動后導致膈肌撕開個5×7厘米的洞,符合“創(chuàng)傷性膈疝”相關條件。
影像檢查發(fā)現,林先生2米長的小腸、闌尾、大腸已經把他右側胸腔擠得滿滿的,右肺則被擠壓成了一個小團,幾乎沒了功能。無怪他除了腹脹、腹痛外,還會覺得胸悶氣粗,尤其是在運動后氣促。此外,大部分腸道搬家后,林先生還出現了食欲不振,體重快速下降等情況。
?
林先生的發(fā)病示意圖,當膈肌出現巨大破洞,破洞一側的腸道被吸進了胸腔。
?
跨越數道手術難關
成功讓胸腹腔臟器各回其位
譚進富表示,急性膈肌破裂造成腹腔臟器病入胸腔會引起心、肺功能下降。一大團腹腔臟器鳩占鵲巢似的將右肺壓癟后,還回不斷的擠壓縱隔左側肺臟和心臟,呼吸和循環(huán)系統都受到損害。“最最害怕的就是進入胸腔的大腸、小腸出現扭轉、梗阻、壞死等情況。”
因為林先生的闌尾都已經被吸進了胸腔,如果此時他發(fā)生闌尾炎的話,將會是最兇險的闌尾炎癥。
病情雖然清晰,但手術治療的風險卻異常大。正因為如此,林先生曾在廣州輾轉了多家醫(yī)院尋求治療。“醫(yī)院組織了好幾次多學科會診和病例討論,評估手術風險和準備了多種手術方案。”
8月31日,胃腸外科三科暨疝與腹壁外科診療中心譚敏教授、譚進富副教授聯合胸外科魯建軍教授為患者做了經右側胸腔和經腹腔鏡聯合的右側巨大膈疝修補術,術中把疝入右胸腔的小腸、結腸、大網膜按部就班的塞進了腹腔,隨后進行了膈肌缺損修補和補片加強修補術,補上了林先生胸腹間的拳頭大漏洞。
“接下來就是按照正常的順序、位置將患者不同的腸段放置在原位。如果出現腸道扭轉,該處腸段會很快壞死,非常高危致命。” 譚進富表示道。
?
影像檢查提示,林先生的右肺已經被擠癟,淺色斑點為其大腸、小腸。
?
林先生手術后恢復很順利,于今日出院。
?
運動后腹痛、腹脹大意不得
據介紹,創(chuàng)傷性膈疝是一種易被延誤診斷的疾病,其延誤診斷率較高,主要是由于此病缺乏特異的臨床表現,而且臨床醫(yī)師對此病的認識及警惕性不夠。臨床診治不及時或處理不當,常會導致嚴重后果。
譚進富提醒,健身一定要悠著點,循序漸進并在專業(yè)人士的指導下進行。如果運動后出現了胸悶、氣促合并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癥狀要及時就醫(yī)。
一般來說,B超、胸腹部的CT檢查都有助于膈肌損傷的診斷。膈肌損傷無論大小均不能自愈,不要抱僥幸心理,所以膈肌破裂一旦診斷明確,在治療危及生命的創(chuàng)傷及休克的前提下,只要能耐受手術均應及時進行手術治療。
?
?
采寫:南都記者 王道斌 實習生 葉影
通訊員 彭福祥 潘曼琪
報道鏈接: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10907600910.html?&layer=2&share=chat&isndappinstalled=0
報道時間:2021-09-07